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7月12日至20日,天津工业大学第三届纺织援疆团成员奔赴新疆喀什、轮台、阿瓦提、和田、哈密、图木舒克和库尔勒开展社会实践,在文化润疆和科技援疆上交出了一份天工学子的亮眼青春答卷。
理论实践相结合:调研新疆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采用一线走访、深度访谈、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多维度、多方面地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在库尔勒中泰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团队成员随工人一同前往棉田,实地考察当地棉花种植情况;在和田地区绿宇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蚕桑科学研究所、鼎盛服装公司、吉亚乡巴什吐格曼村破茧工作室等,团队成员重点关注了和田地区桑蚕产业的发展状况;在轮台星博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团队成员了解了该公司服装服饰的生产现状,也了解了该公司目前遇到的生产、销售等问题。团队成员们分工协作,深入调研了从纺纱到织造、从刺绣到服装的纺织服装产业全流程,对新疆纺织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有了直观而全面的认识,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专业特长显身手:开办纺织讲堂助力企业发展
秉持纺织助疆、文化润疆、科技援疆的理念与初心,团队成员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严格的精神,与企业联合打造“纺织讲堂”,为企业员工授课培训行业知识,累计讲课十余场,受众300+人次,积极助力新疆纺织产业高水平发展。《常见天然纤维及其产品开发》《无水染色、非水介质染色技术》《传统服饰及其现代发展》《丝绸之路上的服装发展变迁史》《“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丝绸之路经济》《新疆特色服装企业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纺织服装对外贸易——新形势、新挑战、新未来》……从纤维到印染再到服饰、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团队成员们发挥各自所学所长,将课堂知识延伸至企业现场,援疆团丰富而详实的课程内容,获得了企业各民族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民族团结一家亲:推广普通话和传承非遗文化
在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团队成员为企业员工子女通过趣味游戏及简单易懂的普通话文字进行了一场“援疆小课堂”。在图木舒克,团队成员带领企业少数民族员工从最基础的拼音、音调逐步深入到句子段落进行学习。在轮台麦台村,团队成员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乡及学校所在城市风貌与普通话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村民们开展普通话宣传授课,获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在库尔勒、在喀什……团队成员们走到哪里,普通话的推广宣传就走到哪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团结贡献着天工力量。
在哈密市男绣郎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团队成员在传承人老师的带领下探索了极具哈密特色的剪纸与手工刺绣;在图木舒克的艾德莱斯工坊,团队成员了解了绚丽的艾德莱丝绸背后的纹样内涵与染织工艺。在刀郎部落,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原始、纯朴、憨厚的刀郎文化的魅力。实践团还受邀做客当地村民家中、体验民族风情、与各民族企业员工进行歌舞文艺联欢……团队成员们通过与当地各民族多姿多彩的交流与互动,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谊,共谱民族团结欢乐之歌。
胡杨精神永赓续:参观红色展馆汲取历史力量
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感悟时代先锋的不朽精神。在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团队成员们了解了军垦战士在塔里木盆地屯垦戍边的艰辛历史,“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如今,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核心内涵的胡杨精神依旧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百年喀什馆,团队成员们沉浸式感受喀什的红色印记,了解了喀什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和田团结广场,天津工业大学1994年校友、和田市副市长艾尼瓦尔·卡斯木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和田的悠久历史以及库尔班大叔与毛主席的故事。库尔班大叔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各族儿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勤劳双手建设家乡。在红色历史的熏陶滋养下,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们为榜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祖国富强、民族团结奉献青春。
结语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天工纺织援疆团的成员们不仅将理论结合实践,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高水平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工学子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展现了天工学子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团队成员们表示,本次援疆实践虽然结束,但援疆情谊永不断绝,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不断努力,继承发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继续为新疆的发展、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