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天津教育报》以《一条从海河到天山的五年支教路》为题,报道天津市五年来师生援疆支教团的事迹。其中,对第一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才培养工程“津石榴”西部支教团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博副教授事迹进行报道。现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教师支教团也用心书写着自己的援疆故事。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支教时,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食堂餐桌变成“背对背”交流的平台。“所谓‘背对背’,就是我不问学生的任何个人信息,不留任何联系方式,他们遇到什么困惑或者有想交流的内容都可以来和我聊天,我们只谈问题本身。”李博说,这样的方式给了学生安全感,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和他交流,他就通过思政工作经验尽力帮助学生,也交到很多“不知道姓名”的学生朋友。李博将从交流中了解到的学生思想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从理论上形成了一些可供学校教育改革的实施办法,并提交给学校教务部门。
返津前,学校教务科科长转交给李博一幅画——一幅学生手绘的风景画。“那幅没有署名的画,也许就来自我的某个学生朋友,它代表着一份深厚的情谊。”李博说,“我也感悟到,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就是要注意在小微处做‘大文章’,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