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天工青马以“携手同行,铸牢民族团结之魂”为主题,组织“同心圆 民族行”暑期“三下乡”研学实践活动。团队奔赴云南多地,深入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风情与多彩文化,将一路的研学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白如苍山雪,蓝如洱海水
7月11日,实践团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的生产性示范基地——璞真扎染博物馆,欣赏扎染技艺的精湛,体验它的独特性,感悟它的传承与创新。
进入扎染博物馆来到中心展区,宣传板上写有“千秋扎染民族花,用心培育靠大家。传承发展保遗产,锦上添新花。民族团结一家亲,建设小康事业兴。共同来圆中国梦,团结一条心。”这里展示的是一件件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作品,博物馆通过富有民族节日氛围的陈列展览,展现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保护传承发展白族扎染技艺的共同愿望。
团队成员对这一古老的手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来到染缸旁边,一边听着讲解员解说扎染的历史渊源,了解扎染的具体制作工序,一边动手操作体验一块白布从素色到靛蓝的过程。扎花、浸染、漂晾,每一次巧妙地捆扎,蕴含在每一个结中的美感,绽放在布料旁的染料,交错变换的美丽图案……成员们用心感受着这一传统技艺背后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一张薄纸承载的美好愿景
7月12日,实践团来到巍山古城,在这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镇,成员们见到了非遗木雕甲马的第五代传承人苏宝镇老先生,深入了解白族的另一项非遗技艺——甲马版画。
从神祇鬼灵、山川草木到飞禽走兽、建筑交通,甲马版画的题材包罗世间万象。白族人民认为万物皆有灵,一张手掌大小的甲马纸,便是他们与万物沟通的媒介。甲马以纸为材质,经过绘画、雕刻、印刷等工艺制成,用于祭祀、祈福等场合,如今工艺品化的甲马版画,成为了承载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装饰纪念品。
在甲马展示区,每一位成员都被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甲马作品深深吸引。据苏老先生介绍,巍山甲马上的每一个图案并非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每一幅甲马都有一个生动、传奇的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他说着拿起手边“年年太平”的模具,跟大家介绍“年年太平”版画中图案的含义。图案的组合和变化,不仅展示了白族人民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智慧,也反映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苏老先生是镇上的老居民,今年八十岁了,祖上三代从事甲马纸销售,从他的爷爷就开始雕刻甲马。爷爷的手法娴熟而精准,每一刀都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了图案的轮廓和细节。他告诉大家,制作甲马需要耐心和细心,制作甲马的工艺细致而又繁琐,大多经历取材、改板、锯木、晾干、磨平、绘图、雕刻、修整、漂洗、拓印等数十道工序。一幅好的甲马印版作品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沉淀。正是这份热爱和尊重,让甲马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至今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针一线总是情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彝族聚居的吊草村。在这个保留彝族文化原始风貌的村寨中,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彝族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彝族刺绣早在2014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是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载体。
大理彝族刺绣俗有“一针一线总是情,经乎八步成佳品”之说,刺绣过程要经过构思、剪画、裱布、贴画等八道工序。绣画色彩主要以黑、红、绿、白为主,内容以花、火、龙凤图案为主体。彝绣变化的色彩展现了彝族风俗风情,工艺上又将剪纸艺术与绘画技巧完美结合。
在云南的深山中,我们遇到了一位正在屋前制作彝绣的彝族奶奶。奶奶从事刺绣六十年了,她将智慧赋予到刺绣中,将刺绣针法技艺作为一生的热爱和追求。在她手中的针线仿佛有了生命,绣出的图案栩栩如生,色彩斑斓。奶奶告诉实践团成员,刺绣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也是她表达情感的方式。
随后,团队走进结绣门与彝绣非遗传承人瞿标翔先生深入交流。在与瞿先生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感受着老一辈手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领悟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瞿先生感谢党对民族艺术文化发展的各项帮扶政策,庆幸彝绣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好时机,让彝绣借助文旅和国潮融合崛起的“东风”,带领彝绣文化走出了大理,影响到全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大理彝绣将传统的手工技艺、国潮文化和国外的手工技艺相结合,不仅让彝绣‘走出去’,也把国外优秀文化‘引进来’。瞿先生笑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瑰宝,每一项非遗都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它们是我们与过去对话的桥梁,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石。”
研学日记
通过采访大理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瞿标祥先生,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先生作为彝族刺绣的传承人,不仅肩负着技艺传承的重任,更承载着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他的努力和坚守让我明白,每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借助集体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到民族文化独有的“美”。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延续这份“美”的享受,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实践团成员方萌
通过切身体验扎染和甲马技艺,让我深深地沉浸在了扎染和甲马非遗文化的魅力之中。在体验扎染的过程中,通过折叠、捆绑、缝扎等方式对布料进行处理,再将其放入染缸。当展开染好的布料时,那独一无二的图案就像魔法一般呈现出来,每一块都是惊喜。在甲马的世界里,甲马那古朴的线条和神秘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亲手印制甲马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传承的责任。
这次与非遗文化的亲密接触,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热爱。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